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Touch-Me-Not: Sensitive Plant

Link: MoveableStructure.blog


2008/01/10 研究心得

可動式生物結構設計
小時候就喜歡恐龍 ,覺得怎麼會有長得那麼帥的生物。曾想像可以當考古學家。後來,看了很多科學漫畫,開始想當科學家和太空人。但是,國中成績不好,理化學不好、其他科目也都不好。所以,喜歡生物、科學家還有發明家的夢想自動消失了。但是,一直以來,還是在生活中喚起以前的回憶過,像是看侏儸紀公園或看一些科幻片的時候。就超級興奮,說到這裡,其實我還喜歡看迪士尼的很多卡通。還好,這些夢想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消逝。我今天想起來了。

讀建築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雖然我沒有我二姐繪畫畫。而且,從小畫畫就不是我的最佳專長(因為我話的東西都很醜,而且不像)。反而,我有一些比較奇怪的嗜好,就是東摸西摸的玩東西、還有做勞作(引用簡老師對我的形容)。建築系還不錯,可以摸更多東西,也算是讓我有機會可以發揮的地方。但是,設計老師都太毒舌了,在這裡偶爾受傷。

重點來了

最近看了一篇奇異恐龍的專題。生物的演化是奇妙的。恐龍的背鰭和特徵都是背環境創造的。爬蟲類的基因到底寫了什麼,可以在自行演化後創造出那麼多不同的種類。今天,我在做我的含羞草計畫,過程是這樣的;生物主結構設計=>讓結構可以活動=>活動後在重新設計形狀=>大概量體成形,動作想法確定=>進入Maya設定結構的關係,以及角度轉變的資訊語言的建立=>完整設計出結構轉動的行狀=>回到模型中模擬動力=>選擇材料、尋找才料=>測試材料與動力之間的力學平橫=>在力學的測試下再修正形狀一次=>形狀與動力確定以後模擬動力驅動時的表現=>調整動力=>設計控制的計畫=>建立軟體與硬體連接的關係=>在軟體中模擬情境=>修正符合人感覺的設定=>製作更精確的造型包裝=>精緻模型中表現與須隱藏的層次=>增加硬體的功能以配合互動

這樣的過程下去使得我的裝置,越來越有生物的感覺。過程中我覺得我就是創造者,當他越來越有表情我越興奮、而且不要忘了,他最後還會活生生的跟我接觸。天阿,我覺得我真的是一位造物者,我相信人類的背後也有一為造物者就是用這樣的過程將生物創造出來的。創造過程,我並不當成精品的觀點做他,他會有點粗糙,但是我會做出來想到什麼在幫他一直加上去,這是一段演化的流程。

我覺得,相較於人類使用的電腦,人一直創造科技、建立文明。工具的演化一直到了電腦,就活了起來。人類的智慧已經流露在科技身上,像是一位造物者,越來越有能力活化這些人造物;而機器,也像是小生物一般,越來越複雜、聰明、可以活動。我想,上帝跟我們長得是一樣的,誰叫我們跟他那麼像。













Conceept
含羞草


治療系玩具


Solid geomery transformable structure



Dynamic simulation in Maya

NiTi Springs motor control


Interaction with play

這個研究是我這學期選修產學專班的課程:骨架設定,極力與老師爭取來的特別待遇。所以我可以做一件我想要的互動機器裝置,透過Maya做控制。

概念很簡單,我想模仿含羞草與人互動的感覺。人輕輕碰它ㄧ下他就害羞了,然後就會把身體縮起來。等到一段時間沒有人跟她玩,他才又會慢慢展開身體。其實,從小就喜歡含羞草,只是不容易看到,和她玩很有趣,真的很有互動感。

我希望現在經常討論的機器或是電腦可以像含羞草的某層次一般,給人舒服且想親近的感覺。不需要只指示為了工作而需要的產品。像是最近市面上出現的治療系玩具一般,提供玩玩,放鬆心情的功能。就像跟狗狗玩遊戲,看見綠色植物很舒服,能夠很輕鬆的放鬆心情。這,因該是未來電腦或是機器人因該具備的角色之ㄧ:"讓然舒服和喜歡"。

今天和老師討論這個project,在技術上他是很特別的。因為我使用了不普遍的材料:鎳鈦合金,以及繪圖專用的Maya軟體來開發這樣的雛形。利用運算處理來對應的互動關係以及空間幾何形狀的變形。但是,就研究而言怎麼樣的出發點是比較具有未來潛力的?情感運算OR一種設計的思維和工具的應用。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互動和情感的轉換會是很有趣的。尤其是搭配材料的特性。

(1)我可以以設計者的立場出發,描述當一種立體幾何構造和變形功能要被建立時,tangible的工具可以幫助我思考變形的量體狀況與接點的轉換關係。進入Maya可以幫助我思考資訊的轉換,如何藉由角度與向量的關係,以及動力的驅動。實虛整合以後,我們可以開始測試使用者情緒的反應,然後透過剛建置的經驗,修正最精采的表現。

(2)情感的討論,正好是逆向的重點。場所 生活 社交習性,與人造物的定位關係。我們希望哪一種角色的對應關係,樹葉表情的重點,可以傳達哪些情緒,可以達成哪些情感中的互動。最後,科技應該如何發展,人因該如何看待科技。
以上僅是個人心得。

//******************************************************
可動式建築構造
看過變形金剛嗎?形狀的改變和轉換帶給物理世界生活的我們不同的想像。在魔鬼代言人電影中撒旦背後的那面牆可以改變他的形狀。
可變動的形狀,伴隨著可變動的功能 造型 以及互動。更尤其是表情。

本設計,描述一件可動式構造的裝置物設計。一件在都市中開放性空間安置的裝置物。概念從“含羞草“的互動特性來發展。
我們整合了以下重點:
(1)形狀構成和轉變
(2)含羞草造型的置入
(3)動態結構的物理測試
(4)互動情境

//*******************************************************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VR Tech.

1. Experience the New Virtual Reality with the VR920 Video Eyewear
(http://www.vuzix.com/iwear/products_vr920.html)


2. Model : Qingbar GP300
World's First Wireless Video Glasses with Built-in Media Player
(http://www.yellomosquito.com/)


3. HEADPLAY
Personal Cinema System
(http://www.headplay.com/)